
【精品】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合集8篇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1窗外依然炙热如烤,但窗内汗津津的我已慢慢心静如水。回首刚刚过去的七日"三下乡"社会活动实践日,一切细节仍然是那么清晰、宛如昨日。
我们的社会在成长,我们也在成长;对于正在成长的社会,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在脚踏实地履行这些义务的同时,也不断生出新的愿景。虽然大学离社会已经很近了,但当我们处理相关事情时仍然感觉自己是那么的幼稚,我们大学生似乎还只是一群在象牙塔里死读书,不理窗外事的样子。通过大学学习后,我们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目标,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
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我们"欢豫微尘"小分队应运而生,十个热血青年结伴欲在社会中小试牛刀。长途奔波的疲劳实在已不值一提,精心准备过后我们便开始的我们的北山口镇之行。
仍记得那一张张因久经风吹日晒而显得干瘪的脸,因听了我们的来意而笑逐颜开、欢迎不止,那是农村的老伯和阿姨们,家里的孩子都在放暑假,但十之八九却不听管教、不愿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看书写作业,眼看着这大半个暑假就完了,心里干着急;仍记得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神情的眼睛,因听了我们的活动而欢呼雀跃、不停鼓掌,那是整理农村的小弟弟、小妹妹们,自己本来也想在暑假里面好好补习一下功课,可是父母老是逼的太紧,以至于自己兴趣全失,只感枯燥无味,但看着这暑假如往年一样即将虚度过去,心里也确实有些遗憾。并不是说我们的到来就可以让他们完全对自己的暑假放心,但我们的尽力确实可以让他们分别拥有一个与往年不同的假日。
我们的一个主题是"欢乐新未来"。不要以为我们是家教或是简单的支教,那些随便找些高中生就可以了,在做策划时,我们仔细的考虑了一下农村的情况,深知当前农村孩子暑假的过法弊大于利,为了让他们不仅能好好利用假期学习,而且能好好利用平日的时间学好、玩好,让我们指导过的学生会学、会玩,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另一个主题是"欢乐新农村",最近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新农村特别响亮,又适逢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眼看着农民不再死守一亩三分薄田,而是转向其他挣钱容易的行业,特别是外出打工,农民眼中的土地以前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发生了什么改变?我们在此次活动中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一方面我们去挨家挨户的走访,以获取最直接的、第一手的意见;另一方面,我们到火车站、公园等打工者经常出现的地方进行走访,以获取外出务工者的意见。
为了扩大我们活动的影响力,我们首先把重点放在了宣传上。我们单独抽出一天时间在镇里面做宣传,每一个过往的路人都在我们的解释下频频点头称是,有不少家长甚至承诺一定要将孩子带来参加活动。我们的口干舌燥换来了村民的信任,换来的孩子们热切的欢迎。然后我们开始走访,一来是为了进行问卷调查,二来是进一步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让村民更放心的和我们交往,有利于我们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由于前两天的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我们以后的活动开展起来也很得心应手,虽然中间时有意见上的摩擦,我们都用团结二字将它们一一化解。
经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重新认识了农村,重新认识了自己。自以为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自以为对农村很了解,这一切都被现实给打翻了。农村还是很贫困,很多基础设施不完善甚至缺乏。农村里还是有很多贫困的人,这涉及到未来农民谋生的问题:他们将怎样谋生?如何才能使他们的生活水平真正提高上去?虽然说国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可是我们知道,这里真正的素质教育还很远,教育不应该只是限制在课堂上。素质稍高的家长就应该在假期时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尽量在各种活动中找到自己的特长所在,兴趣所在,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是特别有利而且因该是必须的。我们在成长,农村也在成长,甚至农村成长的比我们还快,至少在思想方面。作为农村人,农村里出来的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不可避免的落在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上,我们必将身体力行,实现农民朋友们的愿景。
这次活动把我从理想社会拉回了现实,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各种不足,包括知识储备,涉世经验等等,同时给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促使我不断发展这些方面,以利于我以后走向社会。当然这次活动也有很多不足,比如主题和实际情况的切合程度,还有和学校的联系等等,这无疑给我们下次"三下乡"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窗外似火的骄阳似乎也冷静了下来,一起和我们思考农村的未来。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2为期五天充实而有意义的三下乡生活于热烈的掌声中划上了完美的句号。至今我仍无法忘怀那一张张可爱而天真的笑脸,那一声声甜甜的“老师”仍在耳边徘徊。提起三下乡中的点点滴滴,我依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三下乡”在高中时就是我的梦想,这个梦想终于在20xx年这个夏天实现了。也许是因为从小生长在城市里,我对农村的印象也只局限于电视、报纸上的模糊的概念,对于“真正 的农村是什么样,现在的农村发展的怎么样了”这样的问题我毫无概念。今年这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一个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的平台,中国有9亿农民,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关心农民,贴近农民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意识。
五天的下乡生活相对于人生而言,也许并不算长,但对我们参加“三下乡”的全体队员来说,这段日子却是大学生活中最绚丽、最深刻的一章。它区别于我们任何一次曾经参加过的活动,它不仅锻炼了自己还服务了农村。这五天中,我们冒着酷暑,克服高温奔波在乡村,从中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力,得到了让我一辈子受用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看到一双双像在渴求着某种知识、某种力量的眼睛,尤感我们责任的重大。在去从话之前,我着实好好准备了一番:找了很多适合小学生玩的活动,还找了最后合唱时的歌曲并同我的搭档少萍想了很多舞蹈动作。可是还是觉得很没底,怕自己做的不好。
我上课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因为每一个班分别由一个授课老师 和活动老师带,我是活动老师。而第一次站在讲台上,能够使学生愿意听,喜欢听,愿意配合,我已经很心满意足了。最后的练歌部分确实辛苦,但苦中有乐,乐中带甜,活动的开展得到那么多的学生及队员的支持及帮助,倍感到欣慰与感动。
我相信有一些人和事是一定会被记忆保存的,比如说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比如说我们的“Small World”,比如说最后的合唱比赛,比如说那次调研之行,比如说我们这些同甘共苦的队友们。“三下乡”让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历练,还有彼此之间日渐浓厚的友情。在这次“三下乡”中我真的收获了很多,从得到了许多实践的经验到意志的磨练,从对“三农”的反思到对我们自己 ……此处隐藏7568个字……精彩表现,其实是经过了台下无数次的努力,所以要相信,努力还是会有收获的。我还很荣幸地担任汇演的主持人,这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的肯定,经过几天的排练,我们四个主持人慢慢培养了默契,互相学习,相互进步,面对节目一再变动,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是师兄一直努力做好整改的工作,也带动了我,计划赶不上变化,当变化来临,你只能去解决。随着大合唱《奔跑》的音乐的结束,文艺汇演正式结束,三下乡也正式落下了帷幕,离别的钟声已经敲响。
来时不想留,回时不想走。九天,我们收获了学校领导对我们的支持与帮助;九天,我们收获了门卫啊叔和食堂阿姨对我们的照顾;九天,我们收获了孩子们的喜欢;九天,我们收获了彼此的友谊;九天,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精彩的,都是收获的,都是最珍贵的…离别纵然不舍,但我们始终相信,离别是为了更好地相遇,希望再次见面,我们每个人都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8一、7月18日,我参加了学校的“三下乡”
7月18日,我们经过将近五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此次志愿服务的目的地——六枝特区梭戛乡梭戛中学。这里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学校比我曾经上过的任何一所学校都好,这里的经济状况应该不会很差吧。但是后来发生的事却让我改变了自己最初的这种想法。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我们这次活动中的主要部分——教学,我们都知道,短短的九天,我们根本改变不了学生的成绩状况,但是我们每个队员都很努力,争取教会学生怎样去提高学习成绩、怎样去改变生活现状。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分到了一个很乖、很听话的班级,我给他们当班主任,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对学习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我上的是历史课和体育课。每次上课我们都很认真地备课,甚至在出发前我们就已经做好了九天的教案,为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我们所有的队员都会在上课的时候很努力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传授给学生们,每个队员都很爱自己的学生。
当我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我心里是很激动的。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走上那三尺讲台,那已经尘封了的曾经的当一名教师的梦想又在心里澎湃着。站在讲台上,看到下面一双双对知识如此渴望的眼神,我知道自己的责任很重,我知道我必须得对得起学生们对我的信任。几次课上下来,我发现自己似乎越来越喜欢教师这份职业,因为我觉得传授学生知识真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那种和学生亦师亦友,那种从上课中学会更多东西的感觉深深地吸引着我;特别是知道我那些学生中最远的每天早上都要走两个多小时来上课时,我更是被这种坚持给深深震撼着。我对自己说,如果可以,我真的宁愿选择当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而不是穿梭于喧闹的都市为生活四处奔波。
其实,在下乡的九天之中,我做得最多的是炒菜,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份很光荣的工作,如果不是还在上课的话,我都觉得自己像个厨师,不过每当看到队友们吃着我做的饭菜赞不绝口时,我觉得很满足。
二、走访,为谁欢喜为谁忧
如果说这次三下乡能够有什么东西让我无法忘怀的话,那就是给学生做家访了。
7月23日,由我、何月、范琳琳、王廷昌、徐灏、龙廖健组成的家访小队开赴梭戛乡平寨村对学生进行家访。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我们拖着沉重的脚步终于到达了平寨村——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村寨。
我们走了一个一个的学生家,除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外,我们还给学生带去了一些学习用品。我们把自己对学生的期望和爱传达给每个学生的家长,同时也表达我们希望家长支持学生认真念书的美好愿望。我们真的希望能够看到他们走的更远,甚至是超越我们。i
一个叫做汪海的学生,一个生活在大山深处的男孩子,一个与妹妹和爷爷相依为命的男孩,他用他的生活经历、他对学习的坚持和对生活的不妥协,震撼着我们从每一个下去做家访的队友。
我们踏着泥泞的小路,冒着漫天纷飞的额雨滴,翻过一座大山到达一个叫做“湾子头”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一个我们都很挂念、期待很高的学生——汪海。当我们在向导学生段菊的带领下到达汪海家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副只能用惨淡来形容的景象:屋子里一片冷清,房子后面的墙壁已被坍塌的土石压垮,屋里到处都是泥巴。我们在出发前就已经了解到了汪海家的困难,但当一切真实的摆在眼前时,我们的心很不是滋味。汪海的妈妈在他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父亲也出门打工,基本上不回家看他们,从小家庭教育不是很到位的汪海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班上名列前茅。我们所有队员都被他的事迹深深的感动着,除了捐赠给他一些学习用品外,我们的个别队员还自己拿出一点钱来算是对他的鼓励。但是要改变生活现状,只有靠他自己,我们能做的不是很多,我们只能让他看到一种希望。
这个社会,很多东西都很无奈,对于像汪海这样的学生,我们给他的那一点帮助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我们真的改变不了什么。有些时候,我们除了愤怒外,我们更应该努力去帮助别人改变命运,一个人的力量不够,那么是个、一百个甚至更多呢?
还有一件让我无法理解的事情,那就是“湾子头”那里本来是有学校的,但是由于师资与生源的问题,现在已经荒废了,不知道被谁家用来养猪了。我很不懂国家那么好的政策,为什么到了下面却很难得以实施呢,我想那些整天高高在上的领导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呢?
三、返程,离别的味道弥漫了整个天空
为期九天的志愿服务很快就在我们的的指尖溜走了,离别是一首浅浅的忧伤的歌,要走了,要离开那些在一起学习、一起玩乐了九天的学生们,心里有太多的不舍,但是我们不得不离开,因为前面还有很多东西在等着我们,我们还得努力、拼搏。
走的那天,我给我的学生们上了最后一节课,我说了很多,是因为我太舍不得,是因为我对他们的期望都很高,我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超越我,让我能以他们为骄傲。我告诉他们,我希望在六年后的高考中,他们一个都不少,希望我回去看他们的时候,他们能让我看到所有我熟悉的身影。
我答应他们说会回去看他们,但是我知道可能我们即将会是后会无期,因为我也有自己的事业。不过我想,最起码能给他们一个希望,也是让我自己承担一份承诺,随时提醒自己:有一个地方、有一群人是自己的挂念,他们在期待着我的归去。
心中有一份牵挂,肩上就多了一份责任。
走的时候,天空出奇的没有下雨,可能是老天也不愿用眼泪来点缀我们心中的悲伤吧。学生们用泪水为我们送别,而我却没有挥手,没有说再见,因为我怕再见会是永远,我怕自己会失去下一次挥手的机会。
当离别的大巴车拖着我们苦涩的身影离开时,我们却把自己的爱和牵挂留给了梭戛,留给了我们那些可爱的学生们;当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视线中模糊时,我们用几滴泪水爱抚那片土地,带走一份眷念。
沉重的车厢里,所有人都没说话,很安静。但是我知道每个人的心里都在流泪,因为我们都深深地爱着那片土地,那一群人。哪怕在不舍,但有些东西我们是必然得放下的,即使我们心里有多么的不愿意。即使再苦,只要我们坚持心中的那份爱与坚持,我相信:再大的困难,再难迈过的坎,我们都能克服。
我将把我们对梭戛的那一份爱与眷念永远带在身边、刻在心里。